斩断假证黑色产业链
安全生产证书竟敢造假?近来,少数不法分子漠视法律、利欲熏心,假冒应急管理部门、政府网站和证书信息查询平台,制售假冒安全生产证书,严重扰乱社会风气和安全生产秩序。
安全生产大于天。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以及极高的责任感、危机感,任何流程、岗位、环节都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如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持假证上岗从事高风险作业或管理活动,无异于给安全生产埋下一颗“地雷”,随时都可能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犯罪手法五花八门。有伪造、变造、买卖假冒安全生产证书的,也有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特种作业证书考试作弊的,更有搭建假冒政府网站提供假冒安全生产证书查验的。对于制售假冒安全生产证书等违法行为,须严厉打击,坚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自2021年9月起,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假冒政府网站制售假冒安全生产证书专项行动,主动出击、协同配合,集中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惩治违法行为不可能一劳永逸,须步步为营、常抓不懈,相关部门应研究建立常态化打假工作机制,杜绝违法行为死灰复燃。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一查到底、深挖彻查。当前,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比如,犯罪分子先搭设服务器,仿制相关政府部门网站,提供“山寨”二维码供购证人员查询,并通过一系列手段完成诈骗。还有的跟考试网点勾结,通过非法远程控制软件进行替考,以“包过”名义招揽学员,获得非法收入。安全生产领域的黑色产业链条变长,危害面变广。对于这些违法行为,要顺藤摸瓜,进行全链条打击,坚决斩断假证背后的黑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