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一个初中毕业的网管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上的奇迹
hao123,找网址;ip138,查询IP或者域名地址…这些网站都有共同的特点:专注单一,功能一目了然,且符合大众的需求。正是这些特点,成就属于李兴平的传奇。
也有李兴平这种,没有任何背景、学历,出生农民家庭,完全靠自己打拼的普通人。
李兴平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因为多么优秀,恰恰相反,李兴平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
1991年,互联网逐渐在中国普及,李兴平的老家兴宁县有了第一家网吧。自此,李兴平迷上了网络。后来,他干脆找了一份网管的工作,成天泡在网吧里面,与自己喜爱的网络为伍。
1999年,互联网在中国尚且属于萌芽阶段,网民都是小白,对于网上大量资源不懂得如何运用,而常年在网吧中打转的李兴平发现了这个问题。
现在,你随随便便点开一个浏览器,就会跳出一个网址导航页面,上面有大多数你想去的网站。
打开就是一片空白,跳转任何网站都需要输入复杂的网址,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就算是常年浸淫网络,对不少网址烂熟于心的李兴平,也时常会感到上网不方便,更不要说那些刚接触网络人了。
那时候,上网还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很多人就这样将时间和金钱浪费在寻找网站的过程中。
于是,李兴平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他设计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然后把他认为好的网站搜集在一起,并将自己的个人网页与这些网站建立链接。令他意外的是,这个网站非常好用,因为他能很方便地进入自己常用的网站,再无需频繁的输入各种网址。
自那以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做网站地址搜集分类的工作。半年后,上网导航hao123初具雏形。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件偶然性的事件,李兴平的成功自然也不是。他想,这个网页自己用起来方便,那些对网络不是很熟悉的人用起来不是更方便?
于是,他将当时中国排名前5000的站点进行分门别类,随后又与一些网站联盟。
到了2000年中期,hao123基本已经成型。随着流量增大,网站也需要一个正式命名,“Hao123”就是李兴平为它取的名字。
对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李兴平是这样解释的,“当时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考虑,也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觉得它简单,好记。”
网友再也不用费尽心思的搜寻网站,hao123能满足大部分草根网友的需求。流量因此汹涌而至,李兴平有了固定的广告收入。
李兴平的第一个广告收入来自于一个听歌网站。有了一就有二,但那个时候一个广告的费用基本都是几百块钱。2000年10月,有一个网站希望挂在hao123的首页上,并且开出5000元的高额广告费。
随后李兴平去了对方的网站浏览,原来这是一个有颜色的视频交友网站,甚至还会带一些病毒链接,李兴平果断拒绝了与其合作。
李兴平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坚决不收录有反动、色情、赌博等内容的网站。那些含有病毒、木马、弹出插件,或恶意更改他人电脑设置的网站同样也不会出现在hao123上。
但他常年与“小白”网民打交道的经历,他的草根出生,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普通人上网的需求。
没有投资,没有团队,没有各种发展规划,hao123仅仅是凭借李兴平自己以及他的本能,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2003年,Hao123占领了中国网吧50%以上的首页,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的跟风者,但Hao123仍牢牢占据着导航网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