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调查:凭身份证即可开户交易规模有限
2013年5月3日,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郭建伟在“2013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上表示,央行今年准备推出新的业务,实现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郭建伟表示,个人跨境业务包括旅游、网上购物,以及个人小型外贸公司的贸易、收资、并购等业务,这些都可以考虑允许以人民币进行,并称目前义乌已经在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后就可以在全国推出。
据悉,《浙江省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已出台,在浙江省义乌市开展个人办理旅游、留学等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前港股直通车和深圳居民赴港进行证券投资并未最终成行。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能否最终在全国推进仍有待观察。
接受记者采访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个体户们纷纷对这项业务表示浓厚兴趣,并称有助于其规避汇率风险,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但目前真正尝试这项业务操作的个体户仍然有限。
最新消息显示,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义乌支行召集当地各家银行负责人,总结了前期试点的工作。义乌市将在5月底召开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动员大会,届时该项业务有望大规模铺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5月16日)联系了义乌当地小商品市场的多位企业主,发现由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仍处于试点阶段,知悉这项业务详情的个体户并不多。
“听银行业务员说可以办,我去银行网点打听过。以前用美元结算要先到银行开立美元账户,带个体工商户执照、机构代码、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还要刻一个私章。这次人民币结算试点,只要到当地银行开个人名义的银行卡即可,还是很方便的。”一位义乌从事饰品批发的个体户赵先生告诉记者。
“不过,最重要的是交易对手方能接受用人民币收付款。”赵先生告诉记者,“如果对方不能接受,我们也没办法。欧美还是习惯用美元报价、美元结算。”
“美元忽高忽低,人民币是多少就是多少,肯定用人民币结算实惠。”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一位从事童车进出口生意的王老板告诉记者,他最近出口的一批货打进来25万美金,“有的钱我一时用不上,放上几天再结汇,说不定这期间美元贬值,对我来讲就是损失。”
一位做睡衣出口生意的个体户李女士告诉记者:“和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做生意更加麻烦,进账的澳币或者日元要先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李女士表示,如果能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就免去交叉换汇的风险。
另一位从事家禽肉类进口生意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签订合同时就确定了交易价格,2个月到货,如果美元升值对他就是损失。做账时也只能预估一个汇率换算成成本入账,当中有很多不确定性。
一位通过敦煌网电子商务平台做外贸进出口生意的个体户李女士表示,她是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美元代收代付,由于现有政策规定个人每年只有等值5万美元的换汇额,如果当年换汇超过5万美元就要用多个身份证进行规避,如果能直接用人民币交易,就能免去这种不便。
昨日,某银行义乌分支机构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开立美元结算账户需要提供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自然人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则只要提供身份证,在银行开立个人账户即可。
至于具体的操作流程,上述负责人解释说,在柜台上就能进行操作,汇进汇出一般2~3天就能到账。通常情况下,能提供银行卡卡号和账户名,以及境外银行网点大额支付系统的代码和银行SWIFT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