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第一股两年亏了10亿
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9亿元,净亏损6.38亿元,上年亏损3.43亿元,两年亏了近10亿。自2019年开始,优刻得连续第三年增收不增利。
截至5月6日收盘,优刻得的股价下探至13.18元/股,跌破发行价,总市值停留在59亿元,相较巅峰时期,近九成市值灰飞烟灭。
招股书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该公司规模以上消费ID数量,从3061个增加到3390个,中小型消费ID数量从9117个增加到9540个。营收连续增长,从2016年的5.2亿元,到2021年的29亿元,翻了几番。
公有云,是营收的大头,2021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75%。优刻得属于中立第三方云厂商,不做下游客户的业务,不与客户竞争,使其能提供较高的数据私密性保障,在巨头林立的公有云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国内公有云领域竞争趋于白热化,阿里云、腾讯云等厂商牢牢把守靠前位置,具备更强的规模效应。中小厂商抢市场,只能从低价入手。
过去几年,优刻得持续下调公有云产品单价,毛利率连年下滑,2018年还有40%,2020年仅8.39%,到了2021年只有3.26%。
分产品来看,私有云及其他业务,毛利率最高,达到18.65%;公有云是负毛利,为-0.13%,做的是亏本生意。
根据研究机构IDC对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有统计,优刻得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从2015年的4.9%,降至2018年的3.4%。
最新的国内公有云(IaaS/PaaS/SaaS)市场排名中,前五位分别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亚马逊云科技,合计占去近八成份额,百度智能云、金山云、京东云等厂商位列第二梯队,优刻得则被归类为“其他”。
股东也不看好,用脚投票。今年2月,优刻得发布公告,第二、第三大股东重元优云、君联博珩,拟合计减持不超过8%的股份。
受疫情、政策调控的影响,中小互联网企业受到冲击。优刻得在财报中提到,报告期内,教育、游戏、直播等行业的环境发生变化,2021年初为其准备的资源未充分利用,影响了业绩。
此外,互联网行业头部客户,对稳定性要求高,优刻得缺少同等规模可匹配的其他客户来提升资源复用率,盈利水平低。
近两年,国资云推广加速,国有企业的数据安全及数字化转型,成为趋势。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纯内资云,优刻得有一定优势。
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发布,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这一年,优刻得重点开拓政企和传统企业客户,私有云收入同比猛增了375%。
私有云以直销、项目制为主,定制化程度高,耗费的人力多,市场体量也比不上公有云。受项目周期影响,2021年,优刻得验收的私有云项目有所减少,收入也同比少了9000多万元。
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启动,8个算力枢纽、10个数据中心集群规划设立。大小厂商纷纷上阵想搭乘政策春风,优刻得也不例外。
东西两大枢纽,优刻得分别自建上海青浦云计算中心和内蒙古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去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一期正式投产商用,机柜数量约2400个,设计功率4.4-8.8kW,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
公司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IDC机房全租赁模式,业务做大后,机柜租赁需求增多,开拓的延时敏感度高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同时,巨头强化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