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新一代企业级云服务器e3打造下一代计算的云之基石
从2006年AWS发布EC2至今,云服务器的发展已历经15年。这十五年中,按照配置比,云服务器提供通用、计算、存储等不同类型实例;按照技术及特性,云服务器也衍生出裸金属、GPU云服务器等实例。唯一不变的,则是云服务器对性能的追求。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万物互联,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驱动数字时代到来,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驱动企业IT系统持续进化,诸如互联网点餐、电商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工业等各种大型互联网、物联网场景应用,对海量数据的存储、高并发计算、处理能力需求更加迫切,这对企业上云、用云的基石云服务器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日益成熟的云原生技术以及规模化落地的AI应用意味着下一代计算的到来。这要求云服务器既要满足当下企业对高并发、低延时的需求,也要为云原生、AI等下一代计算场景提供相应的支撑。
日前,青云QingCloud正式推出新一代企业级云服务器e3。对下一代计算场景的支撑,成为青云QingCloud云服务器本次升级的重点。
的确,在《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等政策的推动下,过去几年间,中国企业上云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在疫情的洗礼以及“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前了3-5年,上云步伐进一步加快,云服务的渗透率也随之提高。
数据最直观。IDC《全球及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年)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全球各区域中增速最高。其中,云服务器所属的IaaS市场规模达到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53.7%。
透过上云的速度更应看到,经过几年的发展,如同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一样,企业上云也进入了深水区,那便是企业上云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在前期将轻量化、移动化、非核心数据相关的业务上云,并在降本增效、稳定性、安全性上起到实质效果后,企业才放心将核心业务迁移到云上。
与此同时,这几年间在DevOps、容器、K8s、微服务、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带动下,云原生日益成熟,AI应用也得以落地,整个IT系统的云上再造以及部分业务智能化成为企业CEO、CTO的头等大事。
而无论是核心业务上云还是云原生再造,这均对云服务器的计算、存储、网络性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能否提供应对电商大促、外卖高峰等场景所需的海量数据高并发计算能力?能否保证诸如世界杯期间所需的网络延时及转发率?又如何提供分布式数据库、ML等数据密集型场景所需的高IOPS?
一直以来,提供企业所需的云服务器是青云QingCloud企业级云服务器e系列的定位。为此,青云QingCloud e系列服务器不断优化迭代,以满足企业不同上云阶段对云服务器的不同需求。如在基础型主机的能力上,e1云服务器优化了内网传输速率等性能;2019年发布的e2云服务器相较于上一代的AI 性能提升超4倍。
此次发布的e3云服务器进一步在e2的基础上,从硬件配置、计算性能、网络和存储能力等方面全面升级,可广泛应用于对计算与网络有着更高性能要求的Web服务器、高性能数据库以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