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三年腾讯自研游戏上云进程如何?
与之相伴的是,这两年游戏行业鼎盛上行,各大游戏平台峰值不断上涨。伽马数据《2022 年 1 — 3 月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 年一季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794.74 亿元,环比增长 10.08%,同比增长 3.17%。
其中,不乏《王者荣耀》《原神》《和平精英》《梦幻西游》等成功的国产自研产品。
在笔者看来,这些游戏之所以为全球玩家所喜爱,除了产品自身的可玩性、品质,更重要的是底层技术足够强大。
在众多趋势中,游戏上云的出现与进阶,为玩家们带来了更为流畅、舒适的多维场景体验。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当时常见的骚操作,朝游戏卡带吐口水,然后擦一擦。这好比在 10 年代的玩家圈,笔记本、手机散热器盛行。而前几年大家还频频讨论的卡顿、延迟、画质等游戏痛点,似乎也正逐渐被技术洪流所湮灭。
竞技游戏强调的 PVP 属性,是玩家们热衷于 MOBA 手游的核心因素。在对局中,玩家需要实时知道彼此的位置和操作,更重要的是技能释放是否丝滑,战斗交互是否流畅,这将直接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也意味着该类型游戏对网络延迟要求非常高。
2019 年《王者荣耀》开启上云,并于当年 9 月完成业务的全面上云。由于云服务器资源可以弹性伸缩、就近接入,让游戏在网络稳定性上得到跨越式提升。据悉,以深圳地区为例,上云后,《王者荣耀》玩家的网络延迟在原基础上下降了约 60%。
放眼近几年,主流的 MMORPG、MOBA 和 FPS,例如《原神》《天涯明月刀》手游(以下简称:天刀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都尽可能选择跑在云服务器上。
当然,我们只是看到腾讯、网易等传统巨头,米哈游、莉莉丝等新势力,旗下游戏研发和运维业务逐渐转向 云端 。那有关 游戏为什么上云 、 游戏上云有何好处以及难点 ,大多数人应该是囫囵半片。
游戏属于一种较强运营性质的应用,尤其是在很多节点的时候,需要合理调配计算资源。
在传统 IDC 模式下,每当遇到游戏节点,需要游戏公司提前准备大量服务器。在这一过程中,资源准备、调整以及上架需要时间、人力、资金成本,难免会因为资源冗余或短缺,造成浪费或运营事故。
腾讯游戏技术运营部负责人刘栖铜认为, 云 有着资源快速伸缩的特性。一方面,它可以按需扩充、收缩游戏服务器等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从而节省业务成本。另一方面,遇到游戏节点,传统 IDC 模式下一般需要用四到八周甚至更长时间来囤服务器。在云上,则可以分钟级地获得资源。
此外,据笔者了解,之前腾讯游戏团队每年大概有几个月,都会忙于业务 IDC 裁撤搬迁工作。在此期间,游戏不得不停服。而上云以后,得益于通过底层弹性资源调度,将不会再对业务造成太大影响。
上云也提高了服务器的可用性,降低了故障率。在 IDC 时期,物理服务器一旦宕机,将耗费一定的时间来恢复系统,而业务上云后,即使某台服务器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容器漂移技术,将业务转移到另一台正常的服务器上,极大地优化了运维工作。
总的来说,除了能更好地解决延时、卡顿、渲染等用户体验痛点,以及更有效地防御 DDoS、CC 攻击等安全问题。游戏上云对于腾讯等企业而言,还存在 降本增效 这一肉见可见的价值。
庞大如腾讯,从 1998 年成立至今,已然走过近 24 个春秋。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