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锤炼腾讯云

通联网络是国内著名的虚拟主机和域名注册提供商。独创的第6代虚拟主机管理系统,拥有在线数据恢复、Isapi自定义,木马查杀等30余项功能.千M硬件防火墙,为您保驾护航!双线虚拟主机确保南北畅通无阻!

腾讯锤炼腾讯云

2022年7月2日 云虚机 0

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To B业务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成为腾讯集团的收入支柱,这也是腾讯为“930变革”实施三周年,交出的一份答卷。

2018年的“930变革”,腾讯明确了“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方向,腾讯云也成为其抢占To B市场的桥头堡。过去三年,在外界看来,腾讯自研云产品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不断提升,在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份额也不断增长,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察觉到的是,腾讯内部在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技术改革。

在业务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腾讯也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大力推进“自研上云”和“开源协同”。这是腾讯在技术层面上的战略改革,目的是打破过去各BG(事业群)技术栈割裂、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Dowson)是腾讯技术委员会的牵头人之一,同时也是腾讯To B业务的掌舵者。在“930变革”之前,汤道生经常被客户挑战一个问题:“你们总说腾讯云有多好,那腾讯有多少业务使用了腾讯云?”

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规的问题,无论是国外的AWS,还是国内的阿里云,都承载了各自集团最核心的业务。但对腾讯云团队而言,每每被问及这个问题,他们都无法正面回答。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腾讯为追求灵活创新,鼓励小团队作战,这也导致腾讯各个BG相对独立,包括业务及技术体系的独立。因此,在上云这件事上,不同BG的进程各不相同,即便一些已经上云的业务,用的也是自己独立的虚拟化技术栈。

而“自研上云”项目,要打破这一现状。过去三年,“自研上云”被冠以腾讯顶层意志,在腾讯内部逐步推进,这个过程,相当于给一艘正高速航行的大船更换引擎,其难度可想而知。

知难而上,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自研上云也是对腾讯的一次全方位考验。它要考验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如何解决小团队作战与大一统上云的矛盾,如何说服精兵团“不自己搞闭环”,同时,也考验腾讯顶层设计者的智慧、中间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以及普通员工对于变革的包容和理解。

2018年9月,腾讯最高决策机构“总办”在香港召开了一场会议,正是这场会议,敲定了腾讯930变革的方向。

时任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总裁的汤道生,是接管新成立的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最佳人选。汤道生告诉

记者,当时他向Pony(马化腾)和Martin(刘炽平)提出,自己可以承担To B业务,但公司要给予支持,比如定一个时间点,三年内所有新的业务或者新的资源都必须长在云上。

对于汤道生提出的“条件”,在场的其他总办成员没有反对,Pony和Martin也爽快答应,就这样,汤道生为腾讯云争取到了一张宝贵的内部“通行证”。

在整个930变革中,自研上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议题,不仅如此,这种自上而下推动一个项目,也有别于腾讯一贯的管理风格。但它能顺利得到总办的认可,是因为在汤道生提出之前,腾讯内部已有两股“暗流”涌动:

一方面,腾讯管理层已意识到,过去以产品为导向的割裂的技术栈,不仅产生了大量资源浪费,也无法有效支撑新时期的业务创新;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腾讯很多业务和工程师们已经自发地去拥抱云原生技术,并进行了大量云上实践,上云已是大势所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